相關建議最後獲得各黨團支持。
測試順利並無出現太大問題, 游錫堃宣布,今天院會完成視訊會議測試,是立法院歷史性的一步,結果順利。有委員認為非常方便,不過也有委員表示,開會很多時候需要充分討論與理解,100多人視訊沒辦法達到討論效果,充其量只能當表決工具。

另外在正式議程外,安排時段進行視訊會議表決功能測試。為避免增加感染風險,立法院籲請各部會國會聯絡人及相關行政人員等,如果進入立法院區開會或洽公,必須出示會議通知,並儘量減少到院人數、次數。朝野各黨昨天也已經同意下週將停會1週,並在本會期最後一天也就是5月31日將加開院會,力拼通過三讀《紓困條例》修正案。」 國會助理確診,羅致政在家隔離立法院消毒 民進黨立委羅致政今天表示,國會辦公室某助理因為居住在萬華高風險區,於上周日(5/16)進行採檢,之後於昨晚5/20(四)19:30左右接獲通知確診。該確診人員並未到服務處上班,跟服務處人員也沒有接觸,請板橋的鄉親不用過度擔心。
立法院本身即有消毒措施及時間安排,昨天晚間有進行中興大樓全棟、議場、紅樓會議室等區域消毒,明天也已經安排好全院消毒,因立法院消毒能量足夠,並無申請國防部化學兵協助。同時建置行動議事支援系統,提供委員行動裝置簽到、發言登記及表決功能,並基於資安考量,結合立法院行動軟體憑證進行委員身分認證,經行動入口網進入無紙化會議系統。由於飲食是民生必需,因此,一般餐廳仍依原有的防疫方式。
為了避免群眾接觸,各地方政府也推出各種防疫措施,並已開始加強稽查開罰。戶外工作者在外找到適當地點飲食喝水,在保持社交距離前提下,可不戴口罩。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補充指出,台北市政府將發布行政命令,超商與超市、量販及夜市、地下街、攤販、批發市場、公有零售市場的飲食攤商,即日起全面改採外帶、外送。桃園市政府經濟發展局昨天也已函各大超商、超級市場、大賣場、購物中心、百貨公司及各商圈協會請所轄餐廳、飲料店等改採外帶、外送服務,並建議超商暫停熱食服務。
OK超商表示,17日雙北區域門市就已暫停販售熟食,19日起則遍及全台門市。雙北和桃園的超商、夜市、量販店大賣場、菜市場全面禁止內用台北市長柯文哲、新北市長侯友宜20日同步宣布,即日起超商、超市、量販店及夜市、地下街、攤販集中場、市場的飲食類攤全面禁止內用,「一律外帶或外送」,也禁止販售「開放式熱食」,雙北市府將加強稽查,違者將依《傳染病防治法》最高可開罰1萬5千元。

Photo Credit: 中央社四大超商除了停止內用也暫停販售熟食,統一超商表示,全台升級到三級警戒後,各門市已撤除座位區,暫停自助區裸賣商品販售、暫停開放洗手間,也取消試吃試飲。桃園市長鄭文燦也表示,桃園市內的公園、運動場,已經要求拆掉籃球框,有球網的就拆球網,「遊戲設施一律圍起來,運動設施一律停止使用」,避免青少年及兒童群聚,「公園沒有封閉,但遊戲設施要封閉」。台中市建設局也公告「暫停開放全市公園內兒童遊戲場、體健設施、涼亭及籃球場、網球場、溜冰場等附屬運動場地」,違者可依法處3千元以上1萬5千元以下罰鍰。各銀行同步推出數位金融好康,像是中國信託透過LINE官方帳號就能掌握投資研究報告,台北富邦數位辦卡加送200元防疫金,玉山銀行首創「外幣匯入台/外幣帳戶大額線上解款」。
但若長時間喝飲料、喝水,勸導不聽就會開罰。新北市:在戶外脫下口罩抽菸者,屬於故意為之、明知故犯的行為,將會直接開罰。新北和台中封閉公園遊具、桃園拆掉籃球框新北市景觀處宣布,針對新北市轄內公園,共600多處民眾易聚集的公共設施均封閉暫停使用,包含遊具、體健設施與涼亭等,預計封閉至5月28日止,提醒民眾暫時不要前往。民眾若口渴喝完水馬上戴口罩,不會開罰。
萊爾富指出,全台門市18日起暫停販售熱狗機、燒烤機、關東煮機的熱食商品,21日凌晨零時起,將納入茶葉蛋與蒸包機。但若是有店面的餐廳,要確實做好隔板、梅花座等防疫措施。

對全國民眾及機構法人而言,即是網銀跨行手續費全免。此措施主要是因為有地方戶政人員反應,戶外籃球場晚上打球者眾多,且多數都沒有戴口罩,除了近距離接觸,籃球運動更是劇烈、口沫橫飛,擔憂容易引起群聚,在周一宣布天幕球場晚間全面關燈後,仍成效不彰,許多人摸黑打籃球。
全家便利商店表示,雙北地區三級警戒時,雙北店舖就已暫停販售自助熟食區商品,在全台升級後,範圍已經擴至全台。因為台灣COVID-19(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、新冠肺炎、武漢肺炎)本土案例數目連續5天破百,且超過半數縣市出現確診個案,全台目前都升至三級防疫而即便疫情猖獗人盡皆知,她們在社會結構、「性產業」及邊緣位置等種種限制裡,防疫仍成為困難的可能。而作為閱聽人,或許我們能先做的即是避免把確診者的某項職業放大或加以汙名,亦或是以過於刻板印象的僵化視角評論確診者的生命歷程。例如茶室為密閉空間,卻須近距離互動的工作空間,提供情/慾勞動的工作內容本難拒絕,而女性的年齡經常被社會用以衡量「行情」,特別是在所謂性產業,女性的年齡更容易被成為一種身價資本。事實上,這樣的雙重指責,正在她們身上映現出年齡、性別、階級、空間等多重限制交織而成的困境。
Guida(2015)等人訪談平均40歲以上的中國高齡特種行業/性工作者,發現她們入行原因多為背負沉重經濟負擔,以及有限的就業機會息息相關,雖然上述研究並非訪談台灣高齡相關從業女性,但若以此延伸思考,茶室小姐或許也有以上(或更複雜)的原因外,高齡、女性、低經濟收入或無具備主流就業環境要求的專業技能等身分,也可能使她們投入陪笑甚或「賣身」等工作。茶館二字或許難以論斷,因為在茶館裡面的工作範圍,可能如新聞報導所指提供陪伴唱KTV的飲茶服務 ,或是網友們曾以居住萬華經驗猜測,及政治人物童仲彥以影片直指的性產業「阿公店」。
可想而知,在此處境下,高齡小姐將可能更難有所籌碼拒絕貼身互動,或是保持所謂安全的社交距離。換言之,她們更難避免任何不安全的交易行為。
然而,在社會對於「特種行業」或「性產業」平面的想像下,小姐們如何生活的樣貌往往被忽略,反之容易將之與「蕩婦」連結並放大。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進一步延伸思考,處在邊緣位置的萬華茶館小姐們,她們或許因耗費大量時間、心力長期進行情/慾勞動,既難以拒絕親密互動,也很難從工作中隨時獲得疫情資訊。畢竟誰都不想生病,尤其若是疑似染疫者因確診被公布相關資訊後,反而引起媒體網絡公然恥笑責難,這般接近獵巫行動,對於台灣防疫僅將帶來更多慌亂,使自我懷疑確診者感到不安與恐懼,更甚無形對特定群體造成傷害。特別是當小姐確診COVID-19後,更容易受主流社會雙重指責:既是壞女人又是壞公民。底層陪侍小姐勞動現場的民族誌研究──以萬華茶室與卡拉ok店為例。
包括小姐會藉由點快歌,主動站在客人面前扭腰擺臀,這不僅能炒熱氣氛,也能掌握自己與客人的距離,茶室裡的陪侍具有美學、社交、情緒的勞動(蔡瑩芝,2011),延伸論之,本文指為這是在茶室工作場脈絡下的情/慾勞動。特別是在特種行業/性產業工作的高齡女性,她們因工作性質被主流社會劃分區隔,自己亦會因此產生對職業的羞恥感,進而愈來愈和社會脫節,又或是在不被社會支持的位置裡,她們對於健康的預防或治療(如HIV)將有所阻隔,包括無法因工作場域迅速獲得相關訊息,或是受職業汙名影響感到羞恥,皆阻礙了她們尋求健康的可能(Hao et al., 2014)。
在疫情新興的非常時刻,若不僅落實防疫,也彼此思考處境,比起相互責難與猜忌,給予彼此更多支持與空間,包括給予確診者康復的空間,以及確診者周邊相關人士空間,就是一種溫暖的友善,也使疫情新生活更具友善與關懷意義。而即使有所擔憂,也可能因自身工作性質對追求健康有所質疑(因為社會對她們的職業與身體汙名化,或許將影響她們自己身體或健康的看法),而在確診染疫之後,若社會果然放大對她們的職業想像,甚或加以汙名,那麼會不會在疫情猖獗的時刻底下,加劇了更多相似邊緣位置的女性噤聲與困境? 本文旨非討論性與工作的支持或壓迫等辯證議題,但願藉此共同思考已然置身於邊緣位置的女性,她們或許也正困難或努力地面對疫情。
COVID-19(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、新冠肺炎、武漢肺炎)至今仍蔓延世界各國,而在5月1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16本土病例時,其中兩名女性案例引發熱議,她們一人為50多歲,另一人則為60多歲,分別在台北萬華區的「茶館」工作。究竟台北萬華區的茶館、阿公店多為何樣貌?或許我們可以參考蔡瑩芝(2011)實地進入台北萬華區茶室田野的調查
可想而知,在此處境下,高齡小姐將可能更難有所籌碼拒絕貼身互動,或是保持所謂安全的社交距離。特別是當小姐確診COVID-19後,更容易受主流社會雙重指責:既是壞女人又是壞公民。事實上,這樣的雙重指責,正在她們身上映現出年齡、性別、階級、空間等多重限制交織而成的困境。而作為閱聽人,或許我們能先做的即是避免把確診者的某項職業放大或加以汙名,亦或是以過於刻板印象的僵化視角評論確診者的生命歷程。
而即使有所擔憂,也可能因自身工作性質對追求健康有所質疑(因為社會對她們的職業與身體汙名化,或許將影響她們自己身體或健康的看法),而在確診染疫之後,若社會果然放大對她們的職業想像,甚或加以汙名,那麼會不會在疫情猖獗的時刻底下,加劇了更多相似邊緣位置的女性噤聲與困境? 本文旨非討論性與工作的支持或壓迫等辯證議題,但願藉此共同思考已然置身於邊緣位置的女性,她們或許也正困難或努力地面對疫情。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在疫情新興的非常時刻,若不僅落實防疫,也彼此思考處境,比起相互責難與猜忌,給予彼此更多支持與空間,包括給予確診者康復的空間,以及確診者周邊相關人士空間,就是一種溫暖的友善,也使疫情新生活更具友善與關懷意義。換言之,她們更難避免任何不安全的交易行為。
包括小姐會藉由點快歌,主動站在客人面前扭腰擺臀,這不僅能炒熱氣氛,也能掌握自己與客人的距離,茶室裡的陪侍具有美學、社交、情緒的勞動(蔡瑩芝,2011),延伸論之,本文指為這是在茶室工作場脈絡下的情/慾勞動。畢竟誰都不想生病,尤其若是疑似染疫者因確診被公布相關資訊後,反而引起媒體網絡公然恥笑責難,這般接近獵巫行動,對於台灣防疫僅將帶來更多慌亂,使自我懷疑確診者感到不安與恐懼,更甚無形對特定群體造成傷害。 |